发布日期:2025-02-08 22:35 点击次数:67
徐福记不语杠杆交易平台,只是一味断糖
拜年,95 后小 K 的春节噩梦。
卡在 30 岁的门槛上,依然单身的她,面对亲戚们关于 购车、购房、成婚、生育的连环攻击,毫无招架之力。
作为一个 infp,小 K 决定消极应对,放弃抵抗。
姑姑催她明年带男朋友回家、后年生娃时,她的目光紧紧盯在茶几上的零食盘,思考着究竟是选车厘子还是砂糖橘来消解一下内心的苦楚。
突然,小 K 在糖果盘里看到一个熟悉的明黄色 logo ——徐福记。
奇怪的是,这 logo 不是印在糖果上,而是出现在饼干、曲奇和果冻的包装,翻找了半天,小 K 终于找到一块熟悉的凤梨酥。
但当她把凤梨酥塞进嘴里时,却发现:
徐福记,不甜了。
糖果大王,正在「断糖」?
不论是在线下超市还是在线上网店,徐福记最为人所熟知的,依然是它卖了几十年的那老几样:
地域特色鲜明的凤梨酥和沙琪玛,在许多 80、90 后回忆里是甜蜜的代名词;
徐福记
各种香甜口味的酥心糖,则因其多巴胺配色的包装,而与《甄嬛传》里的人物一一对应。
文章配图
可当你仔细观察这些经典甜食的配料表,却发现:
不知何时开始,徐福记在悄悄和卡路里割席。
凤梨酥和草莓酥的包装上浮现出了"减糖 26% "的字样。
沙琪玛则在告别油炸后升级成了含糖量更少、听上去更营养的五谷牛奶酥。
徐福记
小时候,徐福记家卖的散装巧克力,是在糖果柜台一抓一大把的"金币"和"金元宝"。
徐福记
虽然金箔纸里包的都是代可可脂,但过年时一枚一枚撕着吃倒也别有一番趣味。
而现在,高亮的"金巧"变成了低卡的"黑巧"。
0 蔗糖的宣传语,则被印在了包装最醒目的地方。
徐福记
至于徐福记旗下的熊博士,更是创造出了专门给孩子吃的无糖棒棒糖。
买一颗放在嘴里,你问甜不甜,答案应该就是"如甜"。
徐福记
当糖果大王突然开始全方位断糖,存留在大家味蕾记忆里的甜蜜也就开始逐渐失去了根基。
没了传统糖分的加持,徐福记的老粉们吐槽新版凤梨酥没有甜品的味道、 控糖的沙琪玛嚼着更是缺乏油香。
记忆中的童年香甜一去不返,嘴里的代糖越品越觉乏善可陈 ......
不爱徐福记的人,也没被减糖的媚眼迷惑。
吃惯了黑巧,一口徐福记下肚,吃到嘴里却还是觉得"齁意犹存"。
再一看营养成分表,减糖版原来只比原版少了 100 多大卡,健康人士只会替自己的味蕾感到不值。
社交媒体上对徐福记部分评价
作为一个吃着徐福记长大的 95 后,看到如今的徐福记,小 K 除了沉默,还是沉默。
难道徐福记全糖的凤梨酥、经典的酥心糖,只能变成时代的眼泪吗?
糖果大王居然想做「三只松鼠」?
超市逛多了,总会偶遇徐福记。
像什么低糖的黄油曲奇饼干,清 香草莓味的卷心酥,还有茶妍轻冻的蒟蒻果冻 .......
如今的零食区,不论看着多么陌生花哨,不管口感是脆甜还是 Q 弹,拿起来一看包装,logo 竟都印着"徐福记"三个字。
徐福记产品 x
并且在没有了"专注甜食"的包袱后,这个牌子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:
只要是和吃有关的赛道,它都想用"低卡 0 糖"掺上一脚。
诡异的事情越来越多。
你完全可以在货架上看到徐福记出的黄瓜味薯片,在新年买到徐福记设计的坚果礼盒。
徐福记产品
浓眉大眼的徐福记虽然没穿乐事、三只松鼠的衣服,却也难免让人叹一句菀菀类卿。
入驻山姆超市的徐福记芥末虾饼,甚至还成了一些人心中的零食白月光。
徐福记产品
甚至在徐福记庞大的商品矩阵里,你还能找到一款由易建联所代言的,专为运动设计的能量饼干。
徐福记产品
在采访中,徐福记的企业负责人更是信心满满地喊话: 要在 3 年内,把该饼干打造成 10 亿级的爆款单品。
糖果大王依旧野心勃勃,但与糖无关。
这个由中国台湾徐氏 四兄弟创办,在 2011 年被雀巢收购的品牌,在过去很多年里都是糖果市场当仁不让的头部。
它靠着一年一度的春节和无数婚宴,贩售"甜蜜的喜悦"。
不但在巅峰时期霸占了中国新年糖销量的榜首长达 17 年之久,在今天也依旧保持着年均 20% 的增长率。
只可惜时代的巨浪,说来就来。
文章配图
2014 年,中国的糖果市场来到了增长拐点,开始进入到了"一片红海"的收缩周期。
随后无数的奶茶和咖啡品牌相 继崛起,并在一番恶战和进化后,重塑了一代消费者的心智。
"对糖说不",成为一种主流的健康观念。
华经情报网数据显示,2014 年人均糖果消费量为 1.41 千克,到 2019 年下降至 1.2 8 千克。
2014-2024 年中国人人均年甜食消费量预测
《中国青年报》一则关于吃糖变迁的报道里,许多家庭在 10 年前过年要囤 10 多斤糖,现在却连买 1 斤都嫌多。
同样,南昌一些人结婚,所要准备的喜糖也从最早的 28 颗,逐步缩减到了现在的 8 颗。
徐福记产品
某糖店的老板甚至在进货时只含一口就迅速把糖块吐掉,声称其危害"不逊烟酒"。
糖不吃香了,之前那个总是和徐福记捆绑出现的曾志伟也淡出了公众的视野。
徐福记广告
像什么"美味聚福气,天天徐福记""糖果送喜气就在徐福记"的吉祥话广告语也变少了。
今天的徐福记,关键词就是无糖。
产品的关键词被置换成了"无糖更甜蜜""低糖轻负担""减糖 80% ""富含膳食纤维",横竖看下来,概括成一句话就是:
不含糖,更健康。
品牌的代言人也从之前那个一脸喜庆的胖子,变成了年轻时尚的龚俊、直男杀手高圆圆、新晋影后赵丽颖。
徐福记广告
糖,一下子就从徐福记的招牌,变成了它的原罪。
倒腾 0 糖产品,做零食礼盒,与其说徐福记忘本,不如说是在断尾求生。
糖果跛子徐福记
有趣的是, 虽然徐福记一 直在努力推出低糖零食,但每年为该品牌创收最多的品类 还是糖果。
春节期间包括新年糖在内的销售收入,依然占到了徐福记全年收入的 40% 以上。
尽管如今点开企业官网,徐福记似乎已经变成了零食"全能王"。
但一提到"徐、福、记"这三个字,大家最先感知到的,还是年货与春节,还是喜事与浓甜。
徐福记广告
在各大购物平台搜索徐福记,最先跳出来的往往不是单品,而是礼盒。
有两三块传统的凤梨酥,有四五颗颜色不同的酥心糖,有孩子喜欢的爆浆棉花糖,有老人能吃的法式薄饼 ......
在合家欢的礼盒里,徐福记不再强调"减糖降卡"的禁欲宣传, 反而为了抬高身价,努力打造中国糖点。
在过去,徐福记的产品大多堆在超市糖果区的一个个小格子里。 人们将它们一把一把抓起,在刘德华"恭喜你发财"的歌声里装进一个大塑料袋。
而现如今,同样的糖果则被封入了精致的方盒和糖罐里,作为一种更加金贵的伴手礼,被人们拎着在新春时节寻友访亲。
社交媒体上的徐福记
2018 年春节,徐福记甚至还借着开放二胎的热度,推出了专门针对儿童的十二生肖果冻礼包,试图借着生育的东风再搏一搏利润。
然而心思再活络,徐福记也拦不住滚滚向前的时代浪潮。
在这个"谈糖色变"的时代,糖果大王想要稳步前行,就不得不两条腿走路。
一点点降低糖果江山在收入中的分量, 转而和乐事和三只松鼠等零食巨头抢市场。
毕竟下坡路,并不好走。
在被雀巢收购的最初几年,虽然有了国际企业的加持,外带承接了"奇巧巧克力"在中国的销售和推广,可徐福记的表现却始终不尽如人意。
其不仅在财报里被母公司划入到了"其他收入"当中,坊间更是几度传出雀巢打算再次将其出售的看空新闻。
与其说是徐福记拥抱了转型,不如说它在想法子自救。
于是,"糖果大王"先在自己的王国上掘地三尺,试图找到最后的"增长金矿":
一方面,徐福记的喜糖和年糖开始走高端和出海路线,把单价给抬了起来;
网友对徐福记产品的部分评价
另一方面,企业同时又在 2 年里增加了 100 万个终端网点,把市场给沉了下去。
只可惜,无论怎么折腾,提起徐福记,消费者还是只会想到糖果大王。
1992 年,在中国台湾经营多年的徐家四兄弟,盯准了当时广阔的中国糖果市场,并 在广东东莞创立了徐福记公司总部。
过去三十多年,徐福记借着糖类需求激增的东风,将自己与节庆和美好深度捆绑,成了几代人回忆中的甜蜜,坐上"糖果大王"的交椅。
谁承想企到中年,变故丛生。
从前嗜糖如命的市场说变就变,男女老少一夜之间都把糖当成了健康杀手。
如果不是因为春节,哪怕是喜欢凤梨酥的小 K,也不会想到小时候最喜欢的徐福记。
然而陪伴她长大的徐福记,也不过 33 岁。
距离象征中年危机的 35 岁,还有 2 年。
参考资料:
1. 刘兴罡难救糖果巨头徐福记,牛刀财经
2. 喜糖街的忧与喜,中国青年报
3. "糖果大王"徐福记,努力"戒糖",创业最前线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"凤凰周刊"(ID:phoenixweekly)杠杆交易平台,作者:凯斯,36 氪经授权发布。
上一篇:网上炒股融资 极越夏一平回老家,过年一个人住洗浴中心,头发也白了
下一篇:没有了